
重走长征路红色主题团建
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红色教育活动,模拟“长征路”以参与徒步行动重温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
前言
84年前,红军长征取得了伟大胜利,由此改写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格局。凝聚着苦难与辉煌的长征,是在面对生死存亡抉择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创造的人间奇迹、书写的英雄史诗。长征不只是艰辛的跋涉,更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生长。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也留下了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壮丽史诗。长征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展示,更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时 间 |
项 目 |
活动内容 |
备 注 |
07:30-07:40 |
集合 |
更换红军服装,集合出发 |
不忘初心,重整戎装 |
07:40-08:30 |
登车 |
登车前往集结点 |
行车途中教学红歌 |
08:30-09:00 |
出征仪式 |
出国旗—发布动员令—授旗仪式—红军组建—红色教育—誓师大会—出发(吹响号角) |
誓师动员大会 |
09:00-12:30 |
踏上征程 |
瑞金—血战湘江①—遵义战役—四渡赤水②—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③—翻雪山—过草地④—挺进陕北—甘肃会宁会师⑤ 徒步路线:日铸岭小环线(会稽山漂流中心—兰若寺水库—老平王线—日铸岭——锁泗桥) |
砥砺前行,红旗引领前进路 |
12:30-13:00 |
胜利会师 |
颁发长征徽章-青年宣誓-返程 |
展望未来,奋力前行 |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部壮丽史诗,
是红军将士锤炼顽强战斗精神的大熔炉。
在长征中,红军将士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冲破层层封锁,最终胜利到达陕北。
中国红军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
土地革命战争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时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长征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长征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水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组织建设、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能力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党内民主得到充分恢复和发展,议事决策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的风气得到充分发扬。
长征精神所在,为真理而战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
由此而激发的英勇无畏、不抛弃不放弃、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长征精神作为宝贵精神财富、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不仅成为军队无往不胜的力量之源,而且带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设计思路
长征胜利84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现在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作为现在的青年一代,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前人的事业,不断奋斗,砥砺前行,开辟明天的道路。青少年作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更应该了解历史,铭记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瑞金出发
广昌战役失败后,中央红军已无力在根据地击破敌军围剿,只能开始战略转移,当时瑞金作为红色苏维埃的首都,也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驻扎地。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率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由瑞金的田心、梅坑地区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
在实施转移的各部队集结于都河以北后,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和由中央、军委机关所编成的中央纵队与军委纵队共8.6万余人,开始长征。所以长征的出发地是瑞金,集结地为于都。
吹响冲锋的号角,
在红旗的引领下,
踏上“长征”的征途!
血战湘江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站,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队苦战五昼夜,最终突破了国民党的四道防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是的8万人锐减至3万人。
遵义战役
遵义战役是遵义会议以后,四渡赤水中,也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1935年2月,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进军遵义。国民党妄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红军在敌情非常严峻的情况下,5日之内连下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8个团,俘敌3000人。
娄关山激战对遵义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娄关山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幸运地找到了两条敌人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船,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从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红军左纵队先头部队红四团一营二连22名英雄,在连长率领下,冒着敌人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桥头攻击,胜利占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渡过了大渡河,这样蒋介石企图使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灭。
这里应该立一座碑! ——刘伯承
第3个盖章点:“飞夺泸定桥”长征章
长征展示:途中放置“飞夺泸定桥”的长征文化展板。
路线:通过木梯,抵达老平王线盘山公路
面对崇山古道朗诵《七律·长征》,荡气回肠的青年志气回响在山峦间;原地休整片刻,与耳畔的清风鸟鸣共同传唱红歌。
第4个盖章点:“翻雪山过草地”长征章
长征展示:途中放置“翻雪山”、“过草地”的长征文化展板。
路线:从老平王线盘山公路下山,翻越日铸岭古道,途径下马桥。
模拟红军“翻雪山”,红军长征时克服了严寒饥饿等重重困难,在这里需要战胜徒步后程的疲惫与惰性。
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9日和22日,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中国工农红军持续两年、转战14个省的长征全部胜利结束。
会宁会师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长征史上的丰碑。
线路介绍:瑞金—血战湘江①—遵义战役—四渡赤水②—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③—翻雪山—过草地④—挺进陕北—甘肃会宁会师⑤
徒步路线:日铸岭小环线(会稽山漂流中心—兰若寺水库—老平王线—日铸岭——锁泗桥)